辽宁科技学院“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规划项目建设方案
根据省发改委“十三五”期间实施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支持引导高等院校在不同方向和领域分类发展、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有关精神,按照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辽宁科技学院“十三五”预期发展目标,制定本建设方案。
本方案包括学校现状分析、建设目标与任务、投资和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四个部分。在未来五年内,辽宁科技学院将依据“整体设计、项目推动、分步实施、示范引领”的指导思想,遵循“政府主导、顶层设计、校企融合、多方参与”原则,重点建设生物与制药、“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两大项目,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整体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发挥辽宁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建设方面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国家和区域产业升级、人才培养提供服务支撑。
第一部分 辽宁科技学院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本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现有教职工937人,专任教师632人,全日制本专科生10583人。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0个本科专业和16个高职专业。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被团中央评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被团省委授予“青创空间”称号。
辽宁科技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本溪市重点实验室4个。依托学校成立的本溪市钢铁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所、本溪市旅游地学学会、本溪市辽宁科技学院地域民俗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药都生态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已成为本溪市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与本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建成了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实训中心、本溪市生物医药技师工作站、本溪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联通本溪分公司职工进修基地等社会服务机构。与本钢、鞍钢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二、办学条件
(一)具备应用型办学基础。2004年5月,辽宁科技学院由本溪冶金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即定位于办应用型教育,依托地方和行业优势,确立了“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学校重点为冶金、机械等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化学、现代服务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贴近行业,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匹配度高。围绕本溪地方发展战略,重点在冶金行业的资源开采、冶炼、轧制、钢铁深加工、信息以及医药检测、旅游文化等领域开展应用性科技服务。
(二)具备基建及实习实训基础。辽宁科技学院占地8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平方米。已启动占地4.4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4.2万平方米的基建工程规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1.35万平方米的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设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工程投资约3200万元。二期作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和拟引进合作单位的模拟仿真综合实验平台、嵌入式实验室、智慧产业园及电子信息与平台,已完成设计工作。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亿元。中央财政、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5项,总额7850万元,其他各类专项资金55项,资金总额13294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造和工程培训基地建设。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29个,建成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93个。
(三)具有信息化校园建设保障。校园网接入CERNET和INTERNET,光纤网络通达全校办公、教学、以及学生生活区所有的建筑单体,万兆核心,千兆汇聚,百兆到桌面。固网接入信息点12500点;建成校园网数据中心,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建成教学资源库及网络服务体系;数字资源量达7400GB,电子资源13.96万种。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辽宁科技学院毕业生年度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年度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75%的毕业生在辽宁省就业,17%的毕业生在冶金行业就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符合度高,上手快,岗位适应性强。
(五)具有转型发展需求。辽宁科技学院是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的本溪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学校。现已根据应用型转型试点学校建设要求,在顶层设计上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发展定位、发展模式,并按照五年发展规划制定了《辽宁科技学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十三五”期间需要全力推动转型发展的各项阶段性任务,达到预期效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缺乏支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升环节、校企实质性合作环节等,还拘泥于传统校企合作及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层面,缺乏集约、开放、共享的基地群和实习实训平台。
(二)传统科研平台建设基础薄弱,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服务与转移、转化能力不足,急需满足转型发展需要、有效对接的平台和项目,以此促进产教融合与传统学科专业群、新型学科专业群建设的融合发展。
(三)对外交流与合作发展渠道急需拓宽。对接区域、产业需求、适应新业态发展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尚需完善和创新。特别是需大力发展国际化办学,引进先进的办学资源。
四、改革的方向
“十三五”期间,辽宁科技学院以建设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按照向应用型转变的试点校建设要求,重点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开放办学机制改革,为实现三部委提出 “四个转到”的应用型办学目标奠定基础,使学校成为区域高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
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及任务
一、建设目标
(一)规划建设总体目标
本规划以“政府主导、顶层设计、校企融合、多方参与”为原则,通过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产教融合特色办学模式、辽宁省中高职本衔接试点、区域应用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任务和拟申请的2个重点项目,实现以下产教融合规划发展建设目标:
一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立足辽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使辽宁科技学院成为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示范校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与培养示范基地。
二是建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级、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升级打造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开放度高、服务范围广、辐射带动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产业经济集聚区。
三是搭建起应用型转变试点学校产教融合、“市—校—企”合作平台。辽宁科技学院地处国家级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本溪市唯一所省属本科高校,位于沈阳经济区、辽宁省“五点一线”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旅游发展集聚区之中。项目建设发挥辽宁科技学院学科和科研优势,实现产、政、学、研等要素互动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以钢铁深加工、生物医药和旅游等三大接续产业技术进步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助力本溪9大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打造“1+5+9 ”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格局,在服务本溪乃至沈阳经济区中发挥重要作用,依次展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巨大成效。
(二)学校“十三五”末的发展规模
“十三五”末辽宁科技学院在校生规模预计达到10751人,其中本科生10000人左右,研究生90人左右,留学生1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对口就业率达到90%。具体专业招生与在校生规模,详见表1。
表1:
辽宁科技学院“十三五”期间专业招生与在校生规模一览表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层次简称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招生 |
在校生 |
招生 |
在校生 |
招生 |
在校生 |
招生 |
在校生 |
招生 |
在校生 |
电信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普通本科 |
66 |
273 |
66 |
268 |
66 |
267 |
66 |
264 |
66 |
264 |
电信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普通本科 |
66 |
289 |
66 |
279 |
66 |
265 |
66 |
264 |
66 |
264 |
电信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普通本科 |
66 |
230 |
66 |
223 |
66 |
234 |
66 |
264 |
66 |
264 |
电信学院 |
通信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83 |
66 |
272 |
66 |
265 |
66 |
264 |
66 |
264 |
电信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普通本科 |
35 |
111 |
35 |
146 |
30 |
139 |
30 |
130 |
30 |
125 |
电信学院 |
自动化 |
普通本科 |
66 |
386 |
66 |
320 |
66 |
314 |
66 |
264 |
66 |
264 |
电信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职本科 |
65 |
65 |
65 |
63 |
65 |
69 |
62 |
66 |
62 |
63 |
电信学院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高职 |
66 |
203 |
66 |
197 |
66 |
198 |
66 |
198 |
66 |
198 |
电信学院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高职 |
66 |
187 |
66 |
195 |
66 |
198 |
66 |
198 |
66 |
198 |
电信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高职 |
0 |
69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管理学院 |
档案学 |
普通本科 |
66 |
268 |
66 |
263 |
66 |
261 |
66 |
264 |
66 |
264 |
管理学院 |
会计学 |
普通本科 |
66 |
296 |
66 |
285 |
66 |
267 |
66 |
264 |
66 |
264 |
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普通本科 |
66 |
208 |
66 |
236 |
66 |
257 |
66 |
264 |
66 |
264 |
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 |
高职 |
0 |
53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管理学院 |
市场开发与营销 |
高职 |
0 |
122 |
0 |
57 |
0 |
0 |
0 |
0 |
0 |
0 |
机械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普通本科 |
66 |
277 |
66 |
266 |
66 |
264 |
66 |
264 |
66 |
264 |
机械学院 |
汽车服务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21 |
66 |
248 |
66 |
254 |
66 |
264 |
66 |
264 |
机械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中职本科 |
65 |
65 |
65 |
66 |
65 |
68 |
62 |
66 |
62 |
63 |
机械学院 |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 |
高职 |
0 |
124 |
0 |
64 |
66 |
66 |
66 |
132 |
66 |
198 |
机械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高职 |
66 |
271 |
66 |
274 |
66 |
198 |
66 |
198 |
66 |
198 |
机械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高职 |
0 |
6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机械学院 |
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 |
高职 |
0 |
5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人艺学院 |
广告学 |
普通本科 |
66 |
205 |
66 |
222 |
66 |
258 |
66 |
264 |
66 |
264 |
人艺学院 |
汉语言 |
普通本科 |
66 |
270 |
66 |
269 |
66 |
264 |
66 |
264 |
66 |
264 |
人艺学院 |
环境设计 |
普通本科 |
60 |
255 |
60 |
252 |
60 |
249 |
60 |
240 |
60 |
240 |
人艺学院 |
绘画 |
普通本科 |
26 |
108 |
26 |
108 |
26 |
107 |
26 |
104 |
26 |
104 |
人艺学院 |
艺术设计 |
普通本科 |
66 |
66 |
66 |
132 |
66 |
198 |
66 |
264 |
66 |
264 |
人艺学院 |
音乐表演 |
普通本科 |
0 |
31 |
0 |
9 |
0 |
0 |
0 |
0 |
0 |
0 |
人艺学院 |
小学教育 |
中职本科 |
65 |
184 |
65 |
210 |
65 |
235 |
62 |
257 |
62 |
254 |
太阳集团城网址娱网 |
英语 |
普通本科 |
66 |
287 |
66 |
274 |
66 |
265 |
66 |
264 |
66 |
264 |
药化学院 |
环境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66 |
66 |
262 |
66 |
263 |
66 |
264 |
66 |
264 |
药化学院 |
生物技术 |
普通本科 |
66 |
203 |
66 |
234 |
66 |
252 |
66 |
264 |
66 |
264 |
药化学院 |
应用化学 |
普通本科 |
66 |
276 |
66 |
270 |
66 |
265 |
66 |
264 |
66 |
264 |
药化学院 |
制药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49 |
66 |
240 |
66 |
266 |
66 |
264 |
66 |
264 |
药化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 |
高职 |
66 |
194 |
0 |
130 |
0 |
66 |
0 |
0 |
0 |
0 |
药化学院 |
中药制药技术 |
高职 |
0 |
63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冶金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普通本科 |
35 |
165 |
35 |
161 |
35 |
143 |
35 |
140 |
35 |
140 |
冶金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 |
普通本科 |
35 |
106 |
35 |
141 |
35 |
141 |
35 |
140 |
35 |
140 |
冶金学院 |
冶金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434 |
66 |
363 |
66 |
306 |
66 |
264 |
66 |
264 |
冶金学院 |
材料工程技术 |
高职 |
66 |
205 |
66 |
207 |
66 |
198 |
66 |
198 |
66 |
198 |
冶金学院 |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
高职 |
66 |
192 |
66 |
202 |
66 |
198 |
66 |
198 |
66 |
198 |
冶金学院 |
冶金技术 |
高职 |
0 |
63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应用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中职本科 |
65 |
254 |
65 |
257 |
65 |
258 |
62 |
257 |
62 |
254 |
应用学院 |
会计学 |
中职本科 |
65 |
239 |
65 |
256 |
65 |
260 |
62 |
257 |
62 |
254 |
应用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中职本科 |
65 |
198 |
65 |
199 |
65 |
201 |
62 |
199 |
62 |
196 |
应用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中职本科 |
65 |
198 |
65 |
196 |
65 |
202 |
62 |
199 |
62 |
196 |
应用学院 |
会计学 |
高职本科 |
66 |
136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应用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高职本科 |
66 |
139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应用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高职本科 |
66 |
133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应用学院 |
土木工程 |
高职本科 |
66 |
141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66 |
132 |
资土学院 |
采矿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61 |
66 |
251 |
66 |
254 |
66 |
264 |
66 |
264 |
资土学院 |
测绘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75 |
66 |
267 |
66 |
265 |
66 |
264 |
66 |
264 |
资土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普通本科 |
32 |
70 |
32 |
102 |
32 |
134 |
32 |
128 |
32 |
128 |
资土学院 |
土木工程 |
普通本科 |
66 |
285 |
66 |
274 |
66 |
263 |
66 |
264 |
66 |
264 |
资土学院 |
工程造价 |
普通本科 |
35 |
132 |
35 |
167 |
35 |
162 |
35 |
140 |
35 |
140 |
资土学院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高职 |
0 |
57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资土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高职 |
0 |
7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机械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电信学院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太阳集团城网址娱网 |
德语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管理学院 |
投资学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体育部 |
运动训练 |
普通本科 |
|
|
35 |
35 |
35 |
70 |
35 |
105 |
35 |
140 |
|
硕士研究生新增 |
|
|
|
|
|
30 |
30 |
30 |
60 |
30 |
90 |
|
合计 |
|
|
|
|
|
|
|
|
|
|
10661 |
目前在校生:10568
二、建设任务
(一)本规划建设项目总体情况
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4.2万平方米,规划由2个子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栋13500平方米的生物与制药实验楼,一栋28250平方米的“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详见表2、表3、表4。项目总投资1294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9950万元(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筑工程投资3200万元,“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建筑工程投资6750万元),设备安装投资2990万元。资金来源:中央投资10075万元,地方政府投资2500万元,社会化投资365万元。
生物与制药实验楼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复,计划在2016年6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完工。“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项目计划在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完工。各子项目的设备安装工程在土建工程完工后,按照进度计划依次实施。
(二)具体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设项目
功能定位:
依托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公共实训中心、辽宁省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实验室,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集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创新创业一体化平台,实现专业群和行业企业人才培养、技术需求对接。为推进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及人才支持。
本基地主要面向生物与制药类6个本科专业,开展贴近生产实际需要的系列工程实训,为生物与制药行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开展专业职业技能鉴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训练。
规模与投资:
项目建设规模13500平方米,计划投资443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20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230万元。
预期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预期年培养学生1200余名,外聘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教师的比例达到25%以上。实现生物与制药专业群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到基地跟班顶岗时间不少于3个月/年。实现专业教师“双师双能”。毕业生与行业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专业群学生双证毕业,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80%;争取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长50%;争取把该项目建成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工程。
2.“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建设项目
功能定位:
该项目融入沈阳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面对区域产业集群,在与高校、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已有合作基础上,加快建设集约、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机器人驱动控制、智能制造领域建成国家级产学研工程中心,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平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产教融合格局。
以我校“重载机器人技术标准化研究与验证联合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机器人驱动控制省级工程实验室”为基础,建成智能制造与先进控制实训中心。该中心致力于企业孵化、技术成果转化及专业人才培养,与辽宁智慧城市和智慧产业的建设深度融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向规模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建设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难题数据库、专家人才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等校企信息数据库,为“校校、校企、企企”合作提供钢铁冶金技术转移服务和科技、经济、政策及专利成果、技术成果查新等科技信息及认证许可咨询服务。
规模与投资:
项目建设规模28250平方米,计划投资851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675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760万元。
预期效益:
该项目主要面向学校机械、控制和信息类等9个本科专业,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要的系列工程实训。
项目建成后,新增嵌入式实验室、体现企业真实环境与流程、模拟仿真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智慧产业实验(实训)室12个;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40%以上;年培养学生总数1800余人;实现专业群学生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毕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三证毕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0%,区域就业率达到75%以上;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
(三)改革任务
1.实施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事会(董事会),建立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合作发展委员会,建立内外部结合的治理与管理机制。理事会(董事会)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单位不少于30个,成员不低于50%。合作单位、成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学校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
2.主要措施
以人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改革。以能力为导向,满足相关行业对具有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合作单位共同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共建教师团队。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形成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模块化课程改革覆盖率达到80%。
建设产学研合作和实验实训实习一体化基地群。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采取分层次、分模块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引进行业企业研发、生产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真实物理环境和管理环境的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作高效的专业或跨专业实验教学平台。
内部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建设需求,改革并新设产教融合发展处、对外交流合作发展处、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等内部相关管理机构,建立与地方、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研发中心、技术转移服务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促进相关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等项目计划的实施与落地管理。分类建立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根据辽宁科技学院岗位、职责、薪酬三位一体的薪酬制度,制定实施薪酬、绩效、职务晋升等综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引进具有工程、行业实践背景的专业人才,全力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施“双引双进”、“双聘双挂”人才队伍培育计划。未来五年,计划培养与柔性引进有工程背景的博士15名,引进高端行业、企业实验室工程师20名,特聘应用型教授30名。
扩大二级学院自主权。从教学理念、管理制度、经费划拨等方面简政放权,落实二级教学单位责权利。对特色产业学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设立融教学、师资、管理于一体的专项政策与资金,支持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第三部分 建设进度与投资计划
表2 :
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投资计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及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 (m2) |
建设起止年限 |
项目总投资(万元) |
其中 |
资金来源 |
设备台套数 |
土建 |
设备 |
中央 投资 |
地方政府投资 |
社会 投资 |
自筹 |
1 |
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设项目 |
13500 |
2016.06-2017.12 |
4430 |
3200 |
1230 |
3400 |
960 |
265 |
|
356 |
2 |
“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建设项目 |
28250 |
2017.03-2018.12 |
8510 |
6750 |
1760 |
6675 |
1540 |
100 |
|
610 |
|
合计 |
|
41750 |
|
12940 |
9950 |
2990 |
10075 |
2500 |
365 |
|
966 |
|
|
|
|
|
|
|
|
|
|
|
|
|
表3 :
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进度横道图
项目名称 |
年 |
2016 |
2017 |
2018 |
|
季度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设项目 |
基础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套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智造+制造”实验实训楼综合楼建设项目 |
基础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配套安装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表4 :
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表
单位:(万元)
序号 |
备选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
预计建设规模及 主要工程量 |
预计总投资 |
预计增加在校生数(人) |
预期建设效益 |
备注 |
建设规模(平方米) |
购置设备 (台套件) |
三 |
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2个) |
|
|
|
|
|
|
|
|
合计 |
|
41750 |
966 |
12940 |
183 |
|
|
1 |
生物与制药实验楼建设项目 |
新建 |
13500 |
356 |
4430 |
80 |
该项目建成后,预期年培养学生1200余名,外聘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教师的比例达到25%以上。实现生物与制药专业群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45岁以下教师到基地跟班顶岗时间不少于3个月/年。实现专业教师“双师双能”。毕业生与行业用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专业群学生双证毕业,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80%;争取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增长50%;争取把该项目建成省级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工程。 |
|
2 |
“智造+制造”实验实训综合楼建设项目 |
新建 |
28250 |
610 |
8510 |
103 |
该项目主要面向学校机械、控制和信息类等9个本科专业,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满足行业企业实际需要的系列工程实训。 项目建成后,新增嵌入式实验室、体现企业真实环境与流程、模拟仿真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智慧产业实验(实训)室12个;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40%以上;年培养学生总数1800余人;实现专业群学生毕业证、职业技能证书毕业和专业资格认证“三证毕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到90%,区域就业率达到75%以上;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 |
|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1.成立产教融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由校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辽宁科技学院“2017工程”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系统设计、协调推进、督促落实等具体工作。按照项目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重点任务、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谋划落实举措,重视对各目标建设的差别化指导。同时,建立产教融合内外部有关部门工作磋商、协商机制,加强工作联系沟通。
2.成立产教联盟
由辽宁科技学院牵头,成立产教联盟。建立由辽宁科技学院及产教融合项目投资、合作企业参加的高校与企业联盟,建立联盟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高效运行,取得效益。
二、制度保障
在规划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评估验收等方面制定规章制度,确保产教融合项目的有效推进。具体包括:《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评估验收管理办法》、《辽宁科技学院产教融合项目任务分解与领导责任分工》、《产教融合项目建设信息发布制度》、《产教融合项目责任情况年度报告制度》等。
三、经费保障
辽宁科技学院将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完成项目建设的规划目标。同时,对不同的重点工程按照目标、任务和成效予以资金支持。还将建立健全多元投资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向促进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 “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培养方面倾斜。
附件1:辽宁科技学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建设项目建设方案表
附件2:相关产教融合项目校企合作协议